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公开日期: 2024-04-12
发布单位: 信息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

讲好地质故事 促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4-04-12 16:28 浏览次数: 字体:[ ]

当地学爱好者,走进一个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区域,花上约2个小时,就能看到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种岩石类型,以及断层、“火山通道”等丰富的地质现象时,会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

这个区域位于浙江省绍兴诸暨市东白湖镇西岩村。近日,省内有关地质专家来到这里考察,开启一段探寻岩石家族的奇妙旅行,并为当地萌发的创建地质文化村意愿出谋献策。

难得的地质现象

步入西岩村,沿着山腰上蜿蜒的游步道行走,各类地质现象不时映入眼帘。

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院(以下简称“有色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岩村地处华南最重要的大地构造——江(山)绍(兴)拼合带上,在8亿多年以来的时空变幻、海陆变迁中,历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记录了板块拼合、盆地沉积、岩浆侵入、火山活动等不同时段重大地质事件。

有色院副院长沈万里是西岩的“常客”,对这里的地质情况了然于胸。他指着山体岩石说:“这一段分布着玄武岩,往下走就能看见花岗岩,中间我们能观察到玄武岩和花岗岩的分界面。”

途经一处名叫卧狮岩的峡谷,只见数块巨石卧于沟壑。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现象丰富,既有颜色多样的玄武岩,又有似“青花瓷”的片麻岩,还有浅黄带肉红色的花岗岩等。“这条沟里及周边是花岗岩、玄武岩、片麻岩三种不同岩性地层的接触部位,这些石头在此便有了一场跨越亿年的不期而遇。”有色院地质环境技术中心主任陈建波说。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是岩石家族的‘三兄弟’。”陈建波向笔者介绍,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也称为火成岩,典型的代表有玄武岩和花岗岩。片麻岩是一种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先形成的岩石,在环境改变后,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比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下了游步道,大家发现公路一侧的山体分布着黑色的泥岩。泥岩是一种沉积岩。“许多沉积岩里还有化石,这是研究地球历史的珍贵资料。”陈建波说。

“浙江其他地区也有这些相似的地质现象,但点位较分散。”第一次来到西岩的浙江大学教授吕庆说,今天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看到了较为丰富的岩石品种,集中了颇具特色的地质现象,的确十分难得。

谋划乡村新故事

近年来,作为绍兴市地质工作支撑单位,有色院初步调查发现,西岩村具备打造地质文化村及建设地学类教学实习基地的综合潜质。

行走于青山翠丛的西岩,可看到1亿年前燕山期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中,因断裂构造及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龙潭飞瀑”“剑谷侠”“一线瀑”等瀑布峡谷景观;在200万年前新近纪火山喷溢的玄武岩中,可见熔渣状、气孔状、球状等各种不同结构的玄武岩,有清晰反映玄武岩喷溢期次的剖面,还有形如“千层饼”“艺术扇”的层状节理、扇形节理……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间,蕴藏了颇有特色的地质资源。

依托丰富的地质资源,东白湖镇萌发了创建西岩地质文化村的意愿。于是,专家们开始为西岩村出谋献策:要深化地质资源调查评价,挖掘其应有的价值,梳理其脉络和板块,串珠成链,讲好地质故事;要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融合地质与人文,结合旅游与研学,提炼创建主题,讲好村庄故事;创建要围绕乡村振兴,结合生态保护、农业产业、地质旅游,促进产业和农旅发展……你一言、我一语,一张地质文化村创建的“路线图”跃然眼前。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专家组的意见,进一步挖掘地质文化资源,做好地质文化宣传推广工作,协同多方推动开展地学科普教育活动。”陈建波表示。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