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动态 > 台州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公开日期: 2024-12-03
发布单位: 信息来源: 温岭日报

温岭市释放“蓝色”潜力 赋能海洋经济 描绘生态共富新图景
发布日期: 2024-12-03 14:31 浏览次数: 字体:[ ]

坐拥14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17公里岸线、211个岛屿,海洋是温岭得天独厚的优势与资源。为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温岭大力推动存量建设用海盘活更新,根据《温岭滨海新城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围绕滨海新城制造业整体实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生产力布局更加合理的总体发展目标,探索存量建设用海盘活更新试点路径。


记者从温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聚焦服务民生,温岭通过整合现有渔船修理产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盘活现状资源,引导船舶工业用海向新兴临港产业转变,推动海洋经济朝着高附加值、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温岭市正在将龙担屿临港工业基地打造成面向本地区的海工装备生产基地和仓储物流基地,配套海上风电1号和2号建设,设计装机100万千瓦,进一步盘活海域资源。

“去年,我们便对龙担屿区块进行了整体收购,明确目标定位,包括建设一个5000吨级码头。现阶段,我们对整个作业区块进行了规划,已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展方案规划设计。”温岭市海城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颜永波告诉记者,该项目招标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计划于明年正式开工建设。

此外,温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协同市海城集团等相关部门单位,转型提升龙担屿临港工业基地。“通过整合现有渔船修理产业,我们将积极探索智慧化船舶修造模式,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现代化船舶维修生态体系。”温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近年来,温岭市坚持陆海统筹,积极盘活低效用海,提高用海审批及要素配置效率,释放海域空间资源,助力涉海企业纾困解难,护航涉海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不断优化服务、加强沟通的过程中,实现“三个一批、一个提升”,即转型升级一批、集中整合一批、区域优化一批,提升全域能力。

“温岭的存量建设用海盘活更新试点共涉及22个项目,总面积228公顷,涉及建设填海造地面积约185公顷。我们计划通过3年试点,盘活更新10家以上企业存量建设用海,使存量建设用海区亩均投资强度达到30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达到20万元以上。”温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局将主动对接上级自然资源部门,加快推进此项工作,通过明确存量建设用海空间定位、完善海域用途变更机制、分类处置用海项目、不动产一体登记等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存量建设用海盘活更新,描绘好“产业发展、生态优美”的生态共富画卷。

分享: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