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公开方式: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3-10-20 | |
发布单位: | 信息来源: | 中国自然资源报 |
杭州市临平区:通过全域规划、全域布局、全域提升,打造共同富裕新样板 | ||
|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处于长三角核心区,是“杭州北大门”“融沪桥头堡”。从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到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从严守耕地红线、到推动土地综合整治,近年来,临平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全域规划、全域布局、全域提升,全力打造共同富裕新样板。 科学统筹,优化“三生”空间格局 大运河穿镇而过,群塘汇水而入,人流如织,林湖相绕……塘栖镇是临平区的名镇,也是大运河沿线的著名古镇。如今,怎样让这座历史名镇焕发新生机,这是临平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全面保护塘栖的历史文化,临平区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我们较早启动了《杭州市塘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对塘栖的历史变迁、传统风貌、文化名人等进行系统研究,从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古镇重点保护区域3个层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保护体系,努力将塘栖打造成大运河世界遗产活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名镇典范。”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局长宋建勇说。 塘栖镇的保护和发展只是临平区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临平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积极开展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 多年来,临平区积淀了深厚的产业发展基础。在这里,北有运达股份、春风动力、老板电器等先进制造企业,南有算力小镇、艺尚小镇等现代服务业。为了让两者深度融合,临平区积极构建“临平新城服务—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智造—大运河科创生态”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链空间布局,加强产业平台整合提升,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在形成服务型制造引领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努力提升城区面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临平区还科学谋划城乡总体布局,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前期摸排农村建房需求,并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制定完成《临平区农村建房解困空间布局方案(2021-2023年)》。目前,该区共完成建房选址2073户,农村建房难题得到逐步化解。 盘活存量,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临平区也面临着土地资源要素紧张、用地需求大,而可建设空间有限、土地利用效益有待提升等问题。 2022年8月,临平区在综合分析区位、交通、产业布局特点等前提下,将用地产业门类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临平新城九乔数字商贸城区块,定位为混合产业用地,并成功出让。这是临平区在探索以工业为主的“工业﹢商务商业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模式方面作出的一次有益尝试。事实证明,工商混合产业用地模式成效明显,不仅有效缓解了用地供需矛盾、满足了产业发展多元化需求,还提高了土地利用效能和地块价值。 同时,临平区积极盘活存量用地,努力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2022年,全地埋式大型污水处理项目——临平区净水厂入选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的《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第三批)》拓展新能源环保产业空间类节地模式案例。 该项目占地74.2亩,选址高速、高架互通匝道环绕土地,在大幅降低项目征迁成本的同时,还为市政基础设施的土地节约利用、立体复合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在建设过程中,该项目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采用“地下污水处理、地上绿地公园”的建设模式,污水处理规模达20万吨/日,节地约180亩,改变了群众对污水处理厂的传统印象,成为在城市中心新建污水处理厂高效、集约用地的范例。 据介绍,今年以来,临平区消化盘活批而未供土地3757亩,完成率达167%;消化盘活供而未用土地10352亩,完成率达166%。临平区通过加快存量土地挖潜、创新用地供应模式,形成了“控制总量、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发展新格局,入选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全域整治,描绘乡村共富新画卷 素有“活水码头”之称的临平区乔司街道,一头接轨杭州主城,一头连着临平副城,交通便捷,人流量大。曾经,由于当地空间布局混乱,给基层社会治理出了不少难题。 为加快临平“南融”发展、推动乔司街道“空间蝶变、活力再生”,临平区在乔司区域实施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聚焦耕地治理、生态修复、空间提质、产业提升、城乡共富,在杭州主城内打造绿色生态、农事体验、田园风光和现代城区相融合的都市中央田园、城东CAZ中心(中央活动区)。 项目实施以来,临平区严格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布局,通过耕地功能恢复、垦造耕地、建设用地复垦、闲置用地盘活、低效用地清退等措施,将碎片化农田和零散建设用地集聚起来,对耕地实现成片保护,推动规模化、高效率用地。通过项目实施,当地签约腾退“低散乱”企业1096家,拆平面积达439亩,建设用地复垦830亩,在葛家车村、朝阳村建成集中连片耕地2200亩。 “我们在临平区共实施7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其中乔司区域是我省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试点。通过项目实施,我们将有效解决建设空间布局散乱无序、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等问题,为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更好保护耕地、推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宋建勇说。 如今,放眼乔司区域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现场,耕地集中连片,庄稼长势良好,呈现出丰收在望景象,一幅新时代乡村共富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