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05-25
发布单位: 信息来源: 淳安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厅生态修复处

共“富”自然资源之约丨淳安:从“废弃采砂场”到“新鸟巢”的美丽蜕变
发布日期: 2022-05-25 18:15 浏览次数: 字体:[ ]

芦苇、鲜花、观景台、漫步道……远处是溪水淌淌的武强溪,近处是一个个错落有致的池塘和种类丰富的植物。在淳安县汾口镇武强溪生态湿地公园,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徜徉其间,走走拍拍,玩得特别开心。

   

武强溪入湖口原有废弃采砂场

殊不知,武强溪入湖口原是一座废弃采砂场。当时,武强溪沿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够彻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原有废弃采砂场植被破坏严重、入湖口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鸟类栖息地丧失等问题威胁着千岛湖水生态安全。

如何从“废弃采砂场”转身为“新鸟巢”?

   

汾口镇武强溪生态湿地公园

淳安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武强溪生态湿地工程以武强溪为治理对象,通过加强沿岸农村生活污水监管运维、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等措施,从源头上削减生活污水、农业面源中氮磷等污染物进入武强溪水体;通过湿地修复技术,重构汾口镇武强溪生态湿地公园,借助湿地中植物、微生物等的净化作用,进一步提升入湖水质;通过生态修复技术,构建有利于动物栖息的生境,吸引鸟类稳定栖息。

汾口镇武强溪生态湿地公园已成为千岛湖生态缓冲带建设的示范样板,湿地出口(入湖)水质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显著降低千岛湖水域生态风险,有效改善武强溪入湖口流域的景观风貌;成功吸引白鹭、松雀鹰、灰背椋鸟等珍贵水鸟稳定栖息,新增植被物种不断增加。

附近村民说:“湿地区块原本的田地基本每年都会被湖水淹没三个月,种下的农作物受影响,久而久之,种的人也就少了,抛荒现象严重,也没什么收益。”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通过借土回填,抬高了地形,改善了土壤环境,提升了周边农民的农作物种植效益,农民土地得以流转,收入能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生活品质。

6.png

茶园绿色防控

建成后的汾口镇武强溪生态湿地公园,芦苇、鲜花、观景台、漫步道等代替了原废弃采砂场,彻底改变原先脏乱差现象,景观风貌焕然一新。生态湿地景观带有效串联书画梓桐、乐水姜家、蚕意浪川、红色中洲等乡镇旅游资源,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汾口镇及周边村庄旅游业发展。

下一步,将引入休闲观光、婚纱摄影等产业,以武强溪生态湿地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一、三产业发展,将其打造成为千岛湖生态综合保护的示范区,进一步提升千岛湖大景区的生态品位,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汾口镇武强溪生态湿地公园栖息的白鹭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