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公开方式: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1-06-08 | |
发布单位: | 信息来源: | 浙江新闻 |
直到中风才发现心跳一直忽快忽慢 中老年人警惕“无声的杀手” | |||
|
|||
心跳忽快忽慢,年纪大的人都这样,所以不用太在意?其实,这是老年人务必警惕的“无声杀手”! 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为普及房颤知识,提高大众防病意识,浙大四院房颤中心先后在义乌佛堂镇新店村、城西街道何斯路村以及院内开展一系列“关注房颤,预防卒中”主题的健康义诊、免费房颤筛查及健康宣教活动。 同时,当天上午,浙大四院心内科房颤团队在院内为100余位市民义诊宣教,通过“心电监测”帮助前来咨询的市民现场捕捉“无声的杀手”。 佛堂的王阿姨正是在这次筛查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王阿姨平时总觉得心跳时快时慢,身边的朋友都说年纪大了都这样,所以没有太在意,直到这次做了免费房颤筛查,最终发现隐患。 “如果不是这次检查,我或许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接下来也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来预防产生卒中等并发症。”王阿姨说。 据介绍,房颤因其“隐匿性”和危害性,被称作“无声的杀手”。我国房颤患者人数超1000万,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到7倍,但很多患者直到出现中风时,才得知自己早已患有房颤。因此,高风险人群早诊断、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浙大四院心内科主任夏淑东表示,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通俗来说就是心房乱发指令,导致心房各部分的心肌杂乱无章地自行收缩,心房激动的频率可达350-600次/分,进而传导到心室,引起心室跟着无节律地乱跳。 “房颤有很高的致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管控房颤不能仅仅当做简单的心律管控,更要管控引发房颤的高危风险,尽早通过筛查发现高危人群。”夏淑东说,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房颤患者在症状发作时都会出现心慌、头晕、胸闷等不适,约有近一半的房颤患者早期不会表现出症状,这使得房颤极具隐匿性。 在此,夏淑东建议,要想及时捕捉到这个“无声的杀手”,民众可每年做一次心电图检查,65岁以上高风险人群选择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更精准、有效。除了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房颤发生,包括健康饮食,适当锻炼,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糖,戒烟戒酒,减轻体重,改善睡眠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