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公开方式: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1-04-09 | |
发布单位: | 信息来源: | 青田县局、厅登记局 |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季永强:工作不光要使劲,更要使巧劲 | |||
|
|||
季永强,现任青田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进入工作岗位以来,他凭借着不忘初心、敢闯敢试的魄力,在激发地方经济活力的同时,也用干事创业的实力温暖基层群众。 角色转换 迅速挑起改革重担 “老季,这么多年你在监察大队也辛苦了,接下来组织想把你派到更需要你的地方。”2016年,一个电话让时任青田县国土资源监察大队大队长的季永强离开了工作18年的岗位,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部门——青田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接下了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农房发证工作。 万事开头难。面对生疏繁杂的工作,他咬咬牙,拿出了工作多年的制胜法宝——“学”。小到相关的报纸杂志、网络文章,大到像砖头一样厚的文献资料、法律法规,季永强就像一块海绵,源源不断地吸收着相关知识,迅速充实自己。 两个星期日夜不停的学习给季永强带来了巨大变化。面对上级发下来的任务,他不再一头雾水,面对下属提上来的问题,他也不再手足无措。虽然最难的开头已经过去,但他依旧没有放松,马不停蹄地向县里请示,代表青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成立农房发证工作领导小组,联合执法、农业、林业等部门,多次召开协商会,最终出台《青田县推进农房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三年行动方案》。 带着这份方案,季永强跑了一个又一个乡镇,给乡镇自然资源所的同志们一次次做培训。他说:“只有把方案学懂了,把知识悟透了,咱心里才有底。” 工作有方 有力服务地方经济 “工作好不好,不光要使劲,更要使巧劲!”这句话一直贴在季永强的书桌上,时刻提醒着自己要注意工作方法,不能盲目开展工作。 在一次下乡的日常工作检查中,该乡的分管领导向季永强反映了乡里的扶贫小区因为审批手续不齐全等历史遗留问题,无法为住户办理权证。听到情况后,季永强认为这绝对不是个小问题,同时,他马上联系其他乡镇询问情况。果然,全县大部分扶贫小区都存在这个问题。 一边是不能违规办证,一边则是百姓们的殷殷期盼。这块“硬骨头”要不要啃?怎么啃?季永强辗转反侧一晚上,终于下定决心。第二天一大早,他带着连夜整理好的材料,来到了县政府汇报工作。在县政府的支持之下,他的团队历时1个月,联合相关部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遗留问题解决机制,出台了《青田县实施<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细则的通知》等20余个处置政策,有效解决了扶贫小区办证难的问题。 深入群众 架起干群关系“连心桥” “咱们做得就是老百姓的工作,你心里没有老百姓,是不可能做得好的。”在农房发证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季永强一直谨记这个理念。 有一次,季永强到了温溪镇的一个偏远山村,不慎中暑,在老乡家休息的时候,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颤颤巍巍地找上了他,请他帮忙带一份材料到镇里去。原来这位老奶奶的子女都在国外,自己和老伴腿脚不太灵便,上次去镇里办证材料没带齐,要再去送一次。 这个情况让季永强一怔,回到办公室后的他马上召集工作人员开会。“老弱病残不方便这块必须要考虑到”“提交材料方面能不能精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意见建议,季永强把这些都一一记在本子上。 散会后,不顾中暑未愈,季永强连夜赶出了新的便民举措——私人订制上门模式:需要办证的群众如果自身有特殊情况,只要提出申请,工作人员即可上门服务,极大地减轻了特殊人群的负担。 像这样“想民所想、急民所急”的事情,季永强不知做了多少。为了解决百姓们的经济负担,他争取了登记工本费全部减免等优惠政策;为了让群众少跑几个地方,他在乡镇(街道)设立农房“一站式”受理环节;根据疫情侨情实际,提供跨国办证视频委托服务,真正实现登记服务“零距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