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4-23
发布单位: 信息来源: 丽水市局 景宁县局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袁媛:润物细无声 坚守绽芳华
发布日期: 2021-04-23 22:57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浙江省西南部的崇山峻岭中,活跃着一代代林业人,袁媛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当屏幕上出现“最美公务员”袁媛时,景宁畲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干部纷纷自发鼓掌,原来榜样就在我们身边。2020年10月下旬开始,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第二届全省“最美公务员”选树活动,经层层推荐遴选、考察联审、比选择优等环节,景宁畲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林植物检疫站站长袁媛最终榜上有名。

4月18日晚,闪亮的星——浙江“最美公务员”发布仪式在浙江新闻频道播出,袁媛在发布仪式现场接受颁奖。

袁媛,现任景宁畲族自治县森林植物检疫站站长。1994年毕业于浙江林学院,1998年从事森防森检工作至今已24年。24年来,袁媛忠于职守、勤勤恳恳,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科学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建议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第二届全国最美森林医生、丽水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先进个人、丽水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和林农的一致好评。

扎根森防,无怨无悔的森林医生

“尽本分做事”,是袁媛一直坚持的信念。景宁畲族自治县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县,森林覆盖率达81%以上,这里的“绿水青山”就是山区林农的“金山银山”,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景宁而言尤为重要。

2012年5月,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8500余亩竹林竹篦舟蛾爆发,由于监测及时,提前做好了应对措施,虫害得到了及时有效控制,受害竹林很快就恢复了长势。在袁媛和全体检疫员的努力下,该县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始终控制在0.4‰以下,测报准确率达93%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92%以上,为促进林农增收、林业增效保驾护航。

勇于创新,为古树名木找到“对症良方”

景宁畲族自治县民风淳朴,村村户户世代相传养护庙林与风水树的习俗。据调查,该县现有古树名木8300余株。许多古树名木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还蕴藏着历史文化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并记录着历史变迁,是重要的文化资源。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该县大多古树都处于衰老阶段,抗病虫害的能力极低,部分古树由于病虫危害,生长势极度衰弱,有的甚至死亡。

袁媛深知保护古树名木不单单是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更是对一个地方古老文明和文化传承的保护。她带领全站技术人员潜心钻研古树名木病虫害防治及古树复壮技术。通过多年的努力,他们查清了景宁古树名木常见病害12种、虫害72种、有害植物3种,并对10种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状况、危害规律、防治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自行研制的“3.03%复配树木营养液”对古树预防病虫害、恢复生长势效果良好。

近5年来,在袁媛的辛勤付出下,累计有效保护古树721株,挽救古树名木148株,社会生态效益显著,为促进景宁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社会的广泛好评。

心系林农,努力耕耘的森防学者

由于长期坚持深入生产第一线,当袁媛发现林农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缺乏科学经营管理知识,出现病虫危害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减产甚至树木死亡的情况时,她心系林农,感同身受。

为此,她立足当地生产实际,开展林业科学技术研究,先后研究攻克了厚朴横沟象、板栗栗实象、毛竹竹篦舟蛾和林地白蚁危害难题,实实在在解决林业生产问题。她立足本职工作,勤于钻研,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撰写论文论著,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1篇,主持、参与完成《景宁县古树名木动态变化及主要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等12个课题研究,分别获丽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浙江省科技兴林三等奖。

袁媛在景宁外舍岗石村进行注干剂效果调查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