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日期: | 2021-03-22 | 发布单位: |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
信息来源: | 厅权益处、厅生态修复处、温州市局、安吉县局 |
学习沙龙 | 《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在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一) | |||
|
|||
编者按:3月1日起,《学习时报》连载《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主要反映习近平同志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和省委书记的领导工作历程。采访实录通过人物访谈的形式,系统回顾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的光辉历程,生动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对浙江改革发展的深刻思考和探索实践。连日来,在深入学习《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中,我省自然资源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一次次深刻感受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发热烈反响。 《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中提到,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调研时提出著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处处长顾子江对此记忆犹新。“这一理念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一脉相承,为自然资源部门更好履行‘两统一’职责,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他表示,我们将按照“主张所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落实权益”的职责内容,着力摸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探索建立委托代理和评价考核机制,切实履行好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为浙江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不懈努力。 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四级调研员王奇表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这些年之江大地变化很大。“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制定涉及土地、矿山、海洋三个方面的生态修复五年行动计划,高质量推进生态修复工作,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2.0版本,持续开展生态复绿、修复受损矿山、省级蓝色海湾整治等行动,通过一系列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让浙江大地山更绿、水更清、海更蓝,乡村更美丽、生态更和谐。”他说。 程渭山同志在采访实录中提到,“在习书记看来,光是绿水青山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发展经济,百姓还要增加收入。他曾多次讲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大效益必须统一。”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处工作人员李赛忠对这点深有感触。2003年5月8日,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洞头视察调研,提出了“真正把洞头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的战略构想,现在温州洞头的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已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生动的海上实践。他表示,在项目实施中,我们通过做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升三篇文章,使赤潮减少、海水变清,沙滩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在沙滩和廊道的勾连下,人海相亲相近,海岛渔村也由此兴盛起来。生态修复带来的碧海、细沙、蓝天、白云,引来如织游客,带动了旅游产业发展,助推了乡村振兴,温州“蓝色海湾”也成为了全国海岛生态修复的样板。 采访实录中提到,“这几年,安吉的发展非常快,就是得益于习书记当年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得益于提前打好了绿水青山的底色。”这点让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章毅备感亲切。他表示,我们将在“十四五”时期,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建立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机制。大力推进生态补偿制度的融合,建立全域生态补偿制度。科学界定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逐渐形成“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利益调节格局。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间、完善资源消费区对资源产区的生态补偿,逐步建立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关系的生态补偿制度。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重点生态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制度,形成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长效机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