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2-04
发布单位: 信息来源: 丽水市局、厅改革处

改革创新优秀案例④丨丽水:土地外溢生态增值 出让助推“两山”转化
发布日期: 2021-02-04 23:54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0年以来,丽水市自然资源系统紧紧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要求,开展土地出让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在土地出让时,丽水同步评估与核算生态环境增值,以市场化公开交易的方式将生态环境增值兑换成市场经济价值,实现了土地使用权人对生态环境价值付费的目标,使自然资源所蕴含的生态价值能更多、更好、更快、更直接地转化为经济价值。同时,该地将核算兑换出的生态环境增值资金全部注入当地“两山银行”,专项用于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将生态保护红利转变为社会共享利益。

仙牛岛

价值核算

生态环境颜值转化为生态产品价值

围绕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和价值转化要求,结合丽水出台的全国首个市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办法,对纳入试点的土地出让地块,依托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成果(GEP)及生态环境部定期发布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EI)等综合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权威数据,以土地使用权评估价值参数,从“量、质、价”三个维度,合理核算出基于原有经济产出价值基础,能够充分反映本区域生态环境优势和差异的生态环境增值,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交易,使用者对生态环境附加值付费提供合理的价值标准。

仙牛岛

权益交易

生态环境增值兑换出市场经济价值

围绕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方向,依托浙江省国有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对试点地块土地实行网上公开挂牌出让。

2020年7月17日,浙江省首宗附带生态环境增值的土地成功挂牌出让。该地块位于云和县紧水滩镇仙牛岛,土地面积为493.62平方米,土地用途为商业用地,土地出让成交价格为128万元,生态产品增值核算金额并结合同步溢价率计算后,该地块生态环境增值为9.75万元。土地使用权人在取得土地使用权缴纳土地出让金时,不仅实现了实际使用属性向经济价值属性的转化,也完成了生态环境增值的量化兑换,美好生态成为了“经济要素”。

仙牛岛

反哺惠民

生态保护红利转变成社会共享利益

按照构建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市场体系的要求,丽水市进一步健全完善土地资产收益分配机制,体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属性和“取之于生态、用之于生态”的绿色发展导向。该市对地块出让后核算的生态环境增值资金,全部注入专门设立的“两山银行”,汇集形成土地出让生态增值“资金池”,并由市县“两山”公司和镇村“强村”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求将相关资金专项用于所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环境项目建设,让周边群众共享更多生态红利,真正形成“使用者付费、保护者收益”良性互动。

一起看看,有什么成效?

云和在土地出让领域的试点探索,为丽水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生态价值核算评估应用、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生态惠民实现路径等方面提供了鲜活案例。

生态价值的评估核算,进一步彰显了“生态有价”理念。云和在土地出让过程中使用的核算方式,数据权威、操作简单、价格合理、各方接受,为下步形成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共性方法体系提供了样本。

生态价值的市场交易,进一步实现了生态效益最大化目标。云和在土地出让过程中,生态环境增值包含在土地使用权所有价值中进行公开交易,并不是附加收费。同时,在公开市场交易过程产生溢价,则核算的生态环境增值将按比例同步增加。这为处于竞争中的市场主体指明了方向,促使市场主体对生态价值做出积极反应。

生态资金的定向使用,进一步营造了全民共建共享良好氛围。云和将兑换的生态环境增值资金全部注入专门设立的“两山银行”,专项用于所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环境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宽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更让周边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生态红利。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