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项工作 > 热点专题 > “六稳” “六保” > 基层动态

余姚市“四字诀”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恢复
发布日期: 2021-12-28 08:55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是出台恢复方案“定”标准。制定出台《余姚市耕地“非粮化”整治恢复耕地功能工作方案》,按照“党政同责、因地制宜、良田粮用、积极稳妥”的原则,以前期准备、重点推进、成果入库三个阶段开展工作安排,落实专项资金,确定补助标准,明确耕地恢复对象、范围、标准和认定办法,确保“非粮化”整治工作有标可依、有规可循。

二是全面协调指导“排”计划。联合农业农村等部门进行牵头协调、统筹调度,制定《余姚市耕地“非粮化”整治恢复耕地功能任务表(第一阶段)》,各乡镇街道按照工作任务和潜力底图做好现状调查,查清整治地块的生产经营者、土地面积、地上作物类型数量等基本情况,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和粮食种植任务确定整治地块、编制整治计划。

三是扎实推进整治“求”实效。组建耕地“非粮化”整治恢复耕地功能工作专班,成立了四个技术指导组,做好各乡镇街道业务指导检查,先易后难开展整治工作,对经营权流转到期、林木经济作物价值不高、耕地占补平衡整治等可以马上整治的地块,采取沟通协商、协议签订、资金补偿等措施先行实施。乡镇街道按照整治计划,挂图作战,全面开展项目区作物评估、政策处理、作物迁移、恢复种植、竣工验收入库等系列工作。

四是强化督促宣传“防”反复。召开全市性业务培训会,同乡镇街道进行问题商讨与座谈会商,督促乡镇街道落实整改,及时报送工作成果,并跟踪“非粮化”整治耕地的耕种情况,确保每年至少种植一季以上粮食作物,防止耕地再次“非粮化”或弄虚作假,引发社会舆论,同时制作宣传手册,加强舆论引导。

(余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宁波市北仑区下沉“党员规划师”深植

城市建设微力量

一是责任规划全程“陪伴”。落实责任规划师制度,探索实行跟踪式、扎根式、陪伴式、基地化的规划服务模式,全域共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党员规划业务骨干+规划设计机构团队,全程做好该区块内法定规划、研究设计、地块设计工作,规划师全面深入了解片区规划更迭和执行情况,深刻了解发展所盼、所求,规划工作更加有的放矢。聚焦生态带内的农村宅基地需求、村级公共服务设施、菜场等建设需求。

二是驻点规划加速推进。重大平台、重点项目驻点服务,开展前期用地研究和城市设计,做好规划引领。2020年以来,共对沿甬江滨江新城核心区、轨道交通站点、铁路站点辐射区、城区主干道周边、新城建设重点片区等8个重点区块开展了研究设计,通过提前研究,解决一些建设规划落地难题,加速促进有序开发。

三是前移规划主动服务。依托“锋领企服队”,针对企业在土地利用、方案审批、不动产登记等方面的需求做好政策解读。提前介入指导企业方案设计,切实将方案设计优化在前端,实现建设单位“不用来回跑、不用中间传话、不用文本对接”就可享受“一对一”规划设计师服务。

四是创新举措助企解困。对重点亟需项目经规划师评估后,在法律规范框架内特事特办,实行交叉审批、容缺审批、绿色通道等方式,解决项目推进难题。为保障东方电缆项目建设有序开发,市政规划师开展专线路径研究,专门配套35kv电力专线,并成功解决现状地势高差大、线路长等问题。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阶段,为加快该项目推进,创新采取先易后难、一边审批、一边建设、交叉推进项目建设的方式,整个过程节约了3个月时间。

五是深度规划回应民生。推进“菜篮子”民生工程,加强菜场功能项目规划设计。在方案审查过程中,资规北仑分局党总支第二支部的党员规划师深入现场勘查,充分听取村民各方意见和建议,合理优化停车位空间布局,优先留足空间配置非机动车停车位,以贴合村民日常交通出行方式,满足村民实际需求。同时,基于城市界面的考量,严格控制引导项目建筑风格、城镇色彩、户外广告等形象,延续并保留生态带内江南水乡自然景观,结合村落特色,实现村庄风貌多元化、多样化。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