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项工作 > 热点专题 > “六稳” “六保” > 基层动态

杭州市萧山区探索耕地保护振兴促富新路径
发布日期: 2021-12-10 15:36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建基金、提标准、线上办,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一是设立基金,三级协同,构建创新性机制。建立区镇两级耕地保护基金,确保资金有渠道、可持续,有效提升镇街耕地保护积极性;明确资金用途,确保奖补资金专项用于各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引导自治,探索建立村耕地保护监督协会,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对于“田长”和切实保护耕地的村民予以奖励,深化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二是扩围提标,奖补结合,实行普惠性政策。拓宽奖补类型范围,对原不纳入补偿范围的六类耕地纳入补偿范围,拓宽奖补对象范围,将永农奖补仅针对2017-2019年的54个欠发达村,扩展到全区拥有永农的390个镇村集体均可享受奖补政策;提高奖补标准,实行分级补偿,依据耕地类型实行分级奖补政策,向永农、永农示范区、城市周边永农和粮功区等重点保护耕地倾斜。三是一网通办,奖惩分明,强化系统性思维。改进流程,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年度村级奖补资金根据耕地保护情况,经区级部门会审并网上公示后,村级组织直接通过“亲清在线”数字平台申领兑现;奖违挂钩,提高违法占耕成本。将奖补资金的发放与违法占耕情况对应挂钩,严格实行违法一票否决制;奖考结合,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将镇街奖补资金与上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考核成绩正向关联,按照考核成绩系数拨付奖补资金,激励各镇街抓好耕地保护工作。

二、建档案、广查询、有偿用,构建“耕作层银行”数字化场景

一是调查耕地土质,形成数据库,建立耕地档案。全面开展耕地土质调查。查清土壤中氮磷钾、锗硒碘等元素的分布,对耕地土壤肥力、耕地环境质量、灌溉水环境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起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成果数据库,让每块耕地都拥有“健康档案”。二是数据查询全覆盖,促进增收,增强获得感。通过手机端即可查询每块耕地“健康档案”,了解健康元素和土质综合评价情况,为生产富硒、富锗等农产品和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有效提升农产品价值和产量,同时,农产品购买者在查询后吃得放心、吃得健康。三是生态补偿,智慧管护,显化表土价值。建立优质表土生态补偿制度,由用地单位按每亩8万元向拟剥离优质表土权属村支付生态补偿金。此外,实时更新“批准占用”子场景模块的已批准占用可剥离优质表土信息,与“整治修复”子场景模块信息互通,在确保优质表土不流失的同时,提高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和生态。

三、“两张图”、“两举措”、托管化,打造城郊型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省级范本

一是“两张图”明确整治方向。编制“镇街永农整治修复潜力分析图”和“镇街永农集中连片整治潜力分析图”两张工作图,以最新影像为底图,标注各类图斑,列明整治清单,挂图作战,图表对应,明确已实施范围,分析整治潜力所在,为镇街整治提供直观明确工作方向;二是“两举措”提升耕地质量。建设用地复垦提高连片度,对项目区内的城中村拆迁后的零星宅基地实施建设用地整治复垦,进一步提高耕地集中连片程度。耕地质量提升增加产能,项目区内修复或新建农田水利设施、机耕生产道路,提高灌溉保证率和耕种便利度,整合归并耕地地块,实施旱地改水田。三是“大田托管”、数字监管,实现经济与保护双赢。通过“大田托管”模式,打造成集农业生产、生态建设、形象展示、农耕文化为一体的都市田园范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同时,强化数字赋能,通过“国土天眼”实时视频分析监测系统,对后期耕地破坏行为实行全天候、全角度监测,努力打造城郊型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省级范本。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