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公开日期: 2020-07-24
发布单位: 信息来源: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两山”之路(一)丨盈水展千华 无限风光在横峰
发布日期: 2020-07-24 23:24 浏览次数: 字体:[ ]

编者按: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安吉余村考察,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15年来,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锐意进取、大胆实践,创造出了一大批将“两山”理念融于具体实践的典型案例和先进做法。即日起,请大家紧跟“浙江自然资源”的步伐,一起聆听我们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故事。

风习袅袅,盈水展千华,飞檐亭角清铃响,横峰在徐徐春风中渐露新颜。台州温岭市横峰街道地理优越,区域经济优势明显,目前拥有制鞋企业3800多家,年产鞋类6亿双,被授予“中国鞋业名城· 鞋材之乡”特色区域荣誉称号。

近年来,温岭市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为基础,结合水利、生态、功能区等规划,全力推进土地整治、农房改造、园区建设、配套完善四大工程,为全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横峰样板”。

袁家军省长在温岭调研时,对横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是一个改善人居环境的工程,一个推动鞋业转型的工程,一个解决城市内涝的工程,一个集约土地资源的工程,一个提升社会治理的工程”。

一、大破大立,构建活力和谐新家园

打破思维桎梏,重构居住空间。打破传统村界限制,统筹整合横峰大道两侧22个村,土地总面积13.4平方公里,涉及村民2.6万人,拟规划建设安置公寓占地面积1100亩。居住区全部按照城市小区标准进行安置,配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实现产、住分离,单个居住用地图斑从17亩增加到58亩,提升2倍以上。人均村庄建设用地从目前的86平方米下降到51平方米,村庄用地平均容积率由目前的0.72提高到2.65。16个村已完成签约,签约率近99%。

土地整合规划,优化城市格局。高标准推进横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连接城市新区和铁路新区两大重点平台,促进融合对接,加快城市北扩步伐。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增加规模,提高质量,项目区永久基本农田增加9.83公顷,增加比例达到32.49%。项目区永久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保持不变、仍主要为7等,但其中水田比例将提高至77.5%以上,同时,平均坡度级别较现状有所下降。

二、勇立潮头,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建设实验园区,促进转型升级。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为契机,以鞋业优化升级为牵引,开展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建设。将零散分布的工业用地全部往两条主要道路的工业产业平台集聚,统一建设标准厂房,预计容积率从0.8提升到2.0,提升幅度达150%以上,建筑体量达160万平方米,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达4640万元/公顷,拉动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马鞍桥、后洋小微工业园已于去年竣工投产,下洋林、屯田、石刺头等小微工业园正在建设中。严格规范制定企业入园准则,开展企业绩效评估,以“亩均论英雄”推动资源向成长型、集约型、技术型企业倾斜,促进企业向园区集聚集约、优化升级,企业上规模。

打通路网脉络,注入强势动能。打通中华北路、川安路、田园路、环湖路和横峰大道“四纵一横”路网脉络,通过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市政养护等纳入主城区,拉近该区域与温岭城区的距离,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迎宾大道——城西大道沿线开发,结合产业布局,推动中心城区北扩提质,着力打造以横峰为中心、以鞋业为支撑的城市次中心。同时,针对目前横峰境内物流企业分散、规模小、位置欠合理、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等情况,规划在迎宾大道沿线,即横峰、泽国、铁路新区三地交界区域,择地建设集大数据中心、会展中心、大型物流园为一体的公路港,打造“物流+互联网+金融服务”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新生态。

三、综合整治,展现生态环境新风貌

水陆双向调整,资源互惠发展。横峰街道地处沉降地带,每逢雨季各村内涝严重。对此,在谋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按照“防洪排涝不受影响,水域面积、蓄水量不减少”等原则,编制《温岭市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水域调整规划》,通过拓展骨干河道、增设连接河道、集中布设调蓄水域、加强水污染治理等方式,调整全域200条河流水系,新开挖水域面积10万平方米,保障整体区域的水域占补平衡,释放建设区域水利规划许可建设用地1197亩,最大限度地释放建设用地空间,实现河道水域资源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互惠双赢。经过整治,横峰街道整体地势抬高,面对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时,内涝的影响比往年明显降低。

整合碎片土地,释放生态红利。自2018年以来,横峰街道通过推进19个村近10平方公里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碎片化的建设用地与零星耕地进行置换,推动农业区集中连片,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和农业两区建设,形成七片耕地集中片区和九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项目区耕地集中连片程度达到56亩,水田占比增加近90%,较现状增加5个百分点。今年方家洋村200亩拆迁复垦后的土地首批种植的油菜花喜获丰收,亩均产量超过300斤。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