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公开日期: 2020-05-19
发布单位: 信息来源: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践行“两山”理念|“三改一拆”助力“浙”里走出成长的烦恼
发布日期: 2020-05-19 08:03 浏览次数: 字体:[ ]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丽水市云和县长汀村背靠山,前临水,曾是一个经济落后、人气不足的山间小村,现在却成功逆袭,成为了浙西南山区市民在家门口“云里看海、山里玩沙”的好去处。

拆改后的丽水市云和县长汀沙滩

“长汀很好地把握自身优势,通过拆违攻坚、旧村改造和‘十里云河’省级精品示范道路创建等,探索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乡村振兴的‘长汀路径’。”浙江省“三改一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无独有偶,位于平均海拔650多米的台州市最高山区的仙居县广度乡紧紧围绕“一城三地”(生态高地、禅修圣地、养生福地的幸福小城)总体建设目标,坚持 “拆用结合、以建促拆”,把握拆后利用的有利时机,让“远山美景”转变为“金山银山”。


台州市仙居县广度乡拆改后建“爱心菜园”

自2013年起,浙江大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三改一拆”行动。在这场全省大行动中,几十年没能拆掉的违法建筑拆掉了,旧厂房变身文化创意园,城中村成为现代住宅小区,“脏乱差”得到有效整治,拆后土地得到充分利用。

浙江几十年来粗放式的快速发展,用“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也产生了成长的烦恼:城乡存在大量的违法建筑,大量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演变为低小散的聚集区、脏乱差的城市孤岛和安全隐患的集中地,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制约了经济的转型发展,影响了社会公平、安全及稳定。


拆改后的嘉兴市南湖区“胥山草堂”

不拆不改,基础设施项目无法落地,高新企业无法引进,新型城市化无法推进,美丽浙江无法实现,高水平小康社会无法建成。

因此,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的路子走下去,将开展旧住宅区、城中村、旧厂区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行动,作为解决破坏生态环境、制约发展痼疾的重大突破口来决策部署,深入持续开展“三改一拆”行动,提出“绝不把污泥浊水、脏乱差、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和“到 2020 年底实现县县基本无违建,实现基本无违建省”的战略目标。

势在必行 以理念指引走绿色之路

“三改一拆”行动以拆改促进生态修复、民生改善,把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等规划集合起来,并注重规划下沉,实现从县(市、区)到乡镇(街道)和村庄规划的全覆盖,真正走出了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规划发展道路。

拆改后的顾渚水库(湖州长兴)

注重与其他重点工作的关联和耦合,与“五水共治”相结合,实现水岸共治,水清岸美;与“四边三化”“高铁沿线外部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相结合,在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开展洁化、绿化、美化行动,推动美丽县城、美丽乡镇、美丽乡村等建设行动。

势如破竹 从大拆大改到长效管控

省级层面成立工作专班,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一抓到底,形成了全省上下一心、全面部署、部门联动、层层落实的行动格局。及时建章立制,全省上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大拆大改迅速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对破坏生态环境、存在安全隐患、顶风违章的建筑亮剑,对破坏城乡自然资源、降低城乡综合功能的旧住宅区、城中村、旧厂区进行改造,应耕还耕、应绿尽绿。

拆改后的金狮湖(金华浦江)

以“无违建县(市、区)”创建为载体,全面形成“五个一”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深化“三改一拆”行动成果。同时,将督查、考核、宣传有机结合,做好行政监督,发动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实行约谈机制“鞭打慢牛”,以《今日聚焦》和“治水拆违大查访”为重要平台,进行舆论监督和引导。

因势利导 变发展之危为转型之机

通过“三改一拆”行动拆除违法建筑,盘活土地资源,有效解决供地不足的瓶颈问题。鼓励企业对旧厂房实施搬迁改造,引导企业对低效建设用地进行“二次开发”,鼓励企业建造标准厂房,支持企业将空闲土地和闲置厂房采取合资、合作、企业重组、租赁经营等形式实施改造利用,提高亩产效益。通过旧厂区改造,一大批低小散企业得以改造、淘汰,为高端要素腾出发展空间。

拆改后的徐村村(衢州常山)

加强“三改一拆”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叠加统筹,将旧厂区改造与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结合起来,与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结合起来,与特色小镇建设结合起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变发展之危为转型之机。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