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公开方式: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0-03-23 | |
发布单位: | 信息来源: |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
杭州萧山区精准保障求突破 | |||
|
|||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线作战”新形势,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主动作为,解企困、促发展,优服务,精准保障求突破,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送政策、送服务,千方百计“求突破”。一是政策红利惠企业。深入研究解读“省厅17条”,通过政策红利,出实招,助力企业复产扩产能。通过承诺审批方式完成杭州惠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扩产加层1000平方米(增加四条口罩生产线,日增医用口罩50万只)、杭州杭纺科技有限公司旧厂区改造11000平方米(日增医用口罩20万只和40吨水刺无纺布),通过先行用地审批推进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新增用地6261平方米(日增产3.5万平方米熔喷材料,可制造87万只医用N95口罩)和杭州山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247平方米(日增医用口罩40万只)用于厂房扩建。二是上门服务解企困。梳理“三服务”走访收集的涉及本系统138个问题,经过分类研究,定点走访,提出处置方案。对于企业为返工人员配建宿舍,旧厂房改造等诉求,按照产业集聚、企业效益评价及用地规划情况等予以办理手续,为优质企业发展提供助力。三是供应链上游重保障。重点保障产业链上游石料供应企业,确保水泥、房地产等企业的复工复产。对辖区内规模矿山企业上门指导,对接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加快企业复工复产。 抓机遇、转思路,转危为机“求突破”。一是战“疫”启发,国土空间规划新思路。疫情倒逼我们革新工作理念,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组创新规划思路,及时在规划空间布局上引入解决社会重大突发性公共问题的方案和机制。特别针对重大公共事件,研究制定了社会突发事件下空间规划编制的应对措施,布局城市通风廊道、为突发性事件预留建设用地、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等。二是深度参与,控规编制新进展。 市级“三服务”走访过程中,收集到一些因控规审批而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与市局一起协同研究,精准施策,加快控规报批速度。推进3个安置房项目建设进度及一大批投资项目涉及500亩土地的建设进度。三是创新办法,保障企业有新招。梳理区内所有镇街总规建设用地范围外需要进行规划一致性处理的项目,制作“三服务企业诉求图”,积极与市局沟通协调,对优质企业和与疫情相关的公共设施同意予以一致性处理,着力解决疫情期间优质企业的复产扩产问题。 转模式、优审批,全力以赴“求突破”。一是创新模式,“云上读地”促出让。3月4日,“萧山读地云”平台强势首推,战疫期间,“云模式”逐渐成为主流,为方便开发房企拿地投资、深耕萧山,足不出户了解地块详情,萧山区顺势搭建“读地云”平台,实现“云上读地、网上交易、线上签约”一体化,共收录优质涉宅地块共计47宗,土地面积2726亩。二是优化审批,靠前服务提质量。分解落实省市审批权限下放内容,结合本区实际,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环节;落实一线工作人员提前介入,推进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审批;组织人员开展模拟审批,根据项目规模、类别,倒排时间,挂图作战,采用点对点、环节盯环节的审批流程图,按照轻重缓急,确保政府有效投资项目尽快落地。三是刀刃向内,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不动产登记进一步简化流程,异议登记、查封登记、抵押权注销、地役权注销、预告登记注销等事项落实“五减”要求,实现“即时办理”;积极提倡“网上办”、“掌上办”,通过比对影像图,减少外业核查,实现“不见面”、“少见面”办理,“最多跑一次”,改革再发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