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公开方式: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9-04-28 | |
发布单位: | 信息来源: |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
科普 | 飞鱼的奋斗 | ||
|
||
鱼并非只有在童话中才会飞,大海里有一种真正会飞的鱼。只是在现实世界里,飞翔没有那么如梦似幻,而只是一种逃命手段。 大鱼吃小鱼,是大海里的生存法则。 最大的飞鱼能长到六十厘米左右,但大部分的飞鱼平均只有巴掌长,在海里只能算是小家伙。 它们没有硕大的身躯,也没有尖刺或毒液用以防身。不大不小的个头正好是令捕食者垂涎三尺的美餐。为了躲避水中的危险,飞鱼往往游动在海水上层,靠起伏的波浪跟大鱼们玩着“藏猫猫”的生死游戏。 在水里游动的时候,飞鱼的胸鳍紧紧地贴在身上,子弹般光滑的造型,让它们能以超过15米每秒(时速54公里)的速度任意穿梭。 从1896年现代奥运会开始,人类拼尽全力,到现在最快的百米纪录,是2009年8月17日由博尔特创造的9秒58,不过10.5米每秒。 这样的速度,纵观整个海洋,也是名列前茅的。 可喜欢吃飞鱼的大鱼有很多,关键是,它们不但体型更大,还跑得更快! 旗鱼、剑鱼和金枪鱼游泳界的前三甲都是飞鱼的天敌。 ▲旗鱼,最大体长5m,最高时速190km 旗鱼和剑鱼是大海里的小霸王,嘴巴上的长剑让它们可以在游动时快速拨开海水,加上宽大的尾鳍提供的推动力,使得它们的瞬时速度甚至可以同我国T字头列车车速媲美。 若全力开动,发狠游起来,可能连它们自己都怕。 1967年7月6日,世界首艘载人深潜器阿尔文号的第202次下潜中,于610米深的海域被一条飞奔的剑鱼意外撞上,剑鱼刺穿了潜水器的表面,迫使阿尔文号取消计划,紧急上浮。 另一位猎人金枪鱼命中注定是游泳健将。因为它的鳃肌已经退化,只能采取撞击式呼吸,即:一直张着嘴巴,快速游动,让新鲜海水冲进腮部来获取氧气。 遇到实在跑不赢的时候,飞鱼便使出绝招:飞! 亿万年前,一定有一条不认输的飞鱼,它在生命即将终结的那一刻,奋力一跃冲出了水面。 捕食者的倾盆大口不见了,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冰冷的空气拂过身体,它迎着风展开鱼鳍,发现自己竟飞了起来! 就这样,飞鱼躲过一劫。后来,越来越多的同类学会了“飞行”。它们的鱼鳍也最终成为了一双隐形的翅膀。 不过,飞鱼并不能像鸟一样,在空中上下扑打翅膀。 实际上,它们先要在水中加速游动,蓄足力量之后,借助强有力的尾鳍把自己弹出海面。 同时张开胸鳍和腹鳍,就能在空中借助风力滑上一段时间。 在下落接触到水面的时候,飞鱼会急速摆动尾巴,再次把自己弹到空中,以实现连续“飞行”。 飞鱼在空中的停留时间并不长,目前最长的视频记录时间是45秒,飞出大概四百多米,这是标准跑道一圈的长度,对一条鱼来说是相当了不起了。 然而,飞鱼并没有因为会飞而逍遥自在。 海面上空是飞鸟的领地,它们自然不会放过送上门的午餐 军舰鸟在空中追杀飞鱼,躲避海鸟,飞鱼唯一的策略就是收起“翅膀”,落回水里,但水里的敌人依然穷追不舍,侥幸逃脱的飞鱼最终还要面对人类布下的罗网,腹背受敌,十面埋伏,夹缝求生…… 好在除了飞行,飞鱼对抗命运的另一个法宝是超强的繁殖力。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飞鱼的繁殖季,它们会聚集成庞大的鱼群前往适合产卵的海域。 飞鱼卵的表面有丝状突起,非常适合黏附在其他物体上。到了产卵地,它们会在海面上搜寻每一个漂浮物,并把卵挂在上面,直到它沉到海底。 一艘小船若是碰到了正在产卵的飞鱼群,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如果不及时清理挂在船底的鱼卵,小船最终也会因不堪其重而倾覆。 飞鱼是一个家族的名字,它是40多种鱼类的统称。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地中海都能见到滑翔的飞鱼群。 《山海经》里有这样的记载,说飞鱼就是“文鳐鱼”,在东海里游,夜晚飞行,看见它们说明五谷丰登。 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长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 这是最早的关于飞鱼的文字记录。 2012 年10月,英国《皇家学会学报》刊登报告说,中国研究人员在贵州省发现了一种飞鱼化石,它的时间可追溯到约2.4亿年前。 ▲飞鱼化石 ▲飞鱼化石复原图 这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飞鱼化石。 令人惊奇的是,这个生来弱势的种群靠着不屈服的精神不仅逃脱了无数天敌的猎杀,还躲过了地球史上三次生物大灭绝。 来自:地球旅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