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公开日期: 2019-03-05
发布单位: 信息来源: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温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全国率先实现抵押变更“一次跑”
发布日期: 2019-03-05 21:42 浏览次数: 字体:[ ]

企业从拿地到投产阶段是融资最困难时期,土地抵押和在建工程抵押是主要手段。随着工程项目的持续投入,在办理土地抵押后变更为在建工程抵押,可帮助企业获取更多贷款资金。以往该抵押变更需先注销原抵押登记,签订新的抵押合同、并重新办理抵押登记,不仅用时较长(整个业务流程最快要7天,慢则达15天),而且需要花费精力找到周转资金,承担“过桥资金”的高额使用成本。目前,在不解除土地抵押状态下直接变更为在建工程抵押属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难题。为有效解决企业困难,2019年温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以为企业从拿地到建设到竣工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为目标,创新业务,再造流程,实施了“助企优抵”工程。日前,温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经开区办证处通过为区内一家企业成功办理“土地抵押直接转为在建工程抵押”业务,整个流程仅用时30分钟,不仅为企业免去近1亿元的融资压力,还为企业增加了4000多万元贷款资金,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办理同类业务提供“最多跑一次”温州样本。

一、流程再造前

一般流程:企业需先到银行还清贷款,银行开具的债务还清证明,到不动产中心办理土地抵押登记的注销业务,再由企业到银行申请贷款,签订新的抵押合同,抵押权人(一般为银行)和抵押人双方到不动产中心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登记。完成抵押登记,最后由银行发放贷款。

流程再造前:(需办理还贷、抵押注销业务,一般情况下业务办理时限7个工作日以上,另视产权人还贷及银行放贷情况)

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一方面,需找到周转资金,承担“过桥资金”高额使用成本,而一旦找不到临时融资渠道,无法办理在建工程抵押,将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另一方面,抵押银行对业务的办理过程中也可能存在“抵押物登记出现空白期”等问题,且用“过桥资金”解决问题,给银行带来一定的政策风险。期间,还存在放贷利率波动的风险。

二、流程再造后

通过升级温州市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在业务栏中增加“土地抵押转在建工程抵押”登记业务项目,实现土地抵押登记和在建工程抵押登记两个业务整合为一项变更登记业务、一个办事流程。在取得抵押权人同意办理土地抵押转为在建工程抵押的书面意见后,企业无需办理还贷、抵押注销业务,由办证窗口直接给予办理土地抵押变更为在建工程抵押登记业务,并实现即办即取。完成抵押变更登记,最后由银行发放贷款。

流程再造后:(无需办理还贷、抵押注销业务,企业经申请“绿色通道”可即办即取)

三、工作成效

一是“随时贷”,破解融资困难。随着工程项目投入增加,抵押物同步增值,企业从拿地、竣工验收、换发房地合一不动产证的全流程,可按照自身融资需求进行土地抵押和直接变更为在建工程抵押,无需承担注销抵押中“过桥资金”高额成本以及再融资不成功等风险。另外,还可以多次变更在建工程抵押登记,企业可多次进行再融资,有效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资金困难,帮助企业健康发展。如浙江明泰标准件有限公司在滨海园区摘得113亩土地建二期项目,并办理了土地抵押登记,获得9261万元银行贷款。随后企业结合自身融资需求,在该项目上投入资金达4000多万时,经申请并成功办理纯土地抵押直接变更为在建工程抵押登记后,提高了抵押物价值,最终为企业增加了4000多万元的贷款额度。

二是“零风险”,规范审批流程。通过该变更登记业务,将抵押权变更登记整合到一个业务流程,减少了以往“先注销土地抵押登记”这一环节,实现审批流程全封闭、无时差、同步办理,审批无风险,消除了金融机构对业务办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抵押物登记出现空白期”等问题的顾虑,保证了银行抵押权不落空。同时能使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不断增加,保持其连续性与长期性,减少政策风险。

三是“跑一次”,提升企业便利度。通过流程再造,将以往分步走、多次跑的业务缩减为一项变更业务,直接由土地抵押登记变更为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省去了还贷、抵押注销等环节,只需最多跑一次、跑一窗,并实现了立等可取,有效提升企业便利度。

分享: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