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公开方式: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9-03-14 | |
发布单位: | 信息来源: |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
3·15临近,这些海洋圈的骗局,你能看得穿吗? | ||
|
||
打击假冒伪劣,早已成为全民呼声 但其实,需要打假的不仅仅是假货 还有满天飞的假新闻 夸大其词的假商家 以及各种张冠李戴的假常识等 下面一起来看看海洋圈的“打假”吧 打假关键词:海带 假新闻:黄褐色的海带“一烫就绿”是因为人为染色 真相 海带主要包括两个颜色的色素,一个是绿色的叶绿素,一个是黄色或褐色的类胡萝卜素。黄褐色的海带“一烫就绿”,一种解释是,叶绿素更“顽固”,在漂烫的过程中,部分类胡萝卜素已经被破坏,但是叶绿素还很稳定,因此绿色就显现出来了;另一种解释是,高温改变了海带的酸碱环境,原先呈黄褐色的脱镁叶绿素重新捕捉到金属离子,显出绿色。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翠绿色海带也是染的?“复绿”不等于“染绿”》) 假常识:多吃海带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 真相 甲状腺疾病分很多类,吃海带最适合治疗的是缺碘性单纯性甲状腺肿。多数甲状腺疾病并不是缺碘引起的,而且过多食用海带还会引起碘过量,影响身体健康。 (来源:人民网《多吃海带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专家:不是真的》) 打假关键词:紫菜 假新闻:紫菜“嚼不碎、扯不断、还有腥臭味”,是“黑色废旧塑料做的” 真相 紫菜自身富含胶类等多糖物质、浸泡水温不够或者时间较短、偏后收割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紫菜“撕不断、嚼不碎”。作为海产品,紫菜本身含有的一些物质,是紫菜鲜腥气味的来源。 (来源:新京报《十大食药谣言出炉 塑料紫菜、滴血测癌等上榜》) 打假关键词:鳕鱼 假常识:超市里的鳕鱼=鳕鱼 真相 血统纯正的“真鳕”只有3种:大西洋鳕、格陵兰鳕和太平洋鳕,但由于大量捕捞,“真鳕”数量急剧下降,市场上并不常见,价格也高。 超市、电商中所售的“鳕鱼”,其实是黄线狭鳕、小鳞犬牙南极鱼、裸盖鱼(银鳕鱼)等,是沾边的“鳕鱼”。但这些高档“李鬼”也都出自深海野生,营养价值较高。 “假商家”:吃完“鳕鱼”屁股会漏油 真相 真正要打的“假货”其实是“油鱼”,它们是仿冒“李鬼”的“李嵬”!油鱼是棘鳞蛇鲭和异鳞蛇鲭的通称,内含大量油脂,能提炼成工业润滑剂,被人食用后难以消化,易导致肠胃不适,儿童甚至可能出现排油性腹泻。 (来源:北京晚报《你或可不知的鳕鱼“真相”》) 打假关键词:深海鱼油 假常识:深海鱼油有众多神奇功效 真相 虽然深海鱼油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对人体很重要,但并不是非它不可。医生建议,想要得到不饱和脂肪酸,最好的途径是吃鱼,而不是鱼油补充剂。因为鱼还能提供优质的蛋白和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鱼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很低,这对于心血管健康也是极好的。 (来源:京华时报《鱼油市场鱼龙混杂 专家提醒关键要看EPA和DHA》、新华社微信《这些食物被吹上天却没什么用,别再当冤大头了!》) 真科普:鱼油≠鱼肝油 鱼油来源于海鱼、河鱼的鱼脂,深海鱼油是来自深海鱼类脂肪的提取物,具有降低血液脂肪、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作用;鱼肝油是从鱼的肝脏取得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与维生素D,用于夜盲症、眼球干燥症、佝偻病、软骨症等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的病症。 (来源:百度百科) 打假关键词:海洋护肤品 “假商家”:有点海洋成分就高端? 真相 由最初的海泥、海盐,到如今正当红的海藻以及奢华鱼子酱,海洋护肤是一大潮流。但有网友爆出,所谓的海洋平衡爽肤水,一共19种成分,宣传的海洋精华,看到的和海洋相关的成分只有海盐、裙带菜和海茴香提取,成分里还包括9种防腐剂。法国消费研究所的杂志《6000万消费者》发布报告指出:“一些标明敏感肌适用的化妆品照样含有刺激物质,消费者不可轻信宣传。” (来源:齐鲁晚报《护肤品宣传不靠谱?100%Pure教你识别成分内幕》、知乎) 真科普:化妆品污染成分有了替代物 不少化妆品、护肤品和清洁产品中含有“微珠”,它们因体积太小,难以被污水处理系统“截留”而大量流入海洋河流,造成污染。所幸的是,如今英国巴斯大学科学家研制出用纤维素制造“微珠”。这些可再生材料还能降解为无害的糖。 (来源:新华社《美丽环保两不误 化妆品污染成分有了替代物》) 打假关键词:珍珠 “假商家”:淡水珠冒充海水珠?有了假珍珠,“海水”“淡水”都不需要了? 真相 尽管淡水珠也有价格昂贵的极品,海水珠也有“品相”差的,但相同成色下一般海水珠比淡水珠贵,因此一些商家利用淡水珠来冒充海水珠欺骗消费者。 随着合成材料的发展,如今的假珍珠,既不需要“海水”也不需要“淡水”。这些仿珍珠一般是用塑料和玻璃制成,即在乳白色塑料上涂一层“珍珠精液”。乍一看和珍珠非常相似,仔细看就会发现,色泽沉闷、手感轻、有温感,用针一挑,涂层就会脱落。 (来源:消费日报《“假珍珠”是怎样炼成的?》) 打假关键词:旅游骗局 “假商家”:大虾38元一只?整个海水浴场只有一个公厕开放? 真相 公路旁有些海鲜销售摊点,用的是假秤;小饭店里,菜单不显示价格,客人疏忽问价便狮子大开口了,点菜时38元一份的“海捕大虾”,结账时却变成38元一只,一盘虾要价1520元,发票也得自己掏钱购买;有些海水浴场只有一个公厕正常开放,其他都贴着“设备维修”的字样…… 破解:送您3句话——做足攻略,货比三家,实在不行找警察! (来源:网易旅游《去海边城市旅游千万要小心这些陷阱!》等) 来源:观沧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