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公开方式: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9-02-11 | |
发布单位: | 信息来源: |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
科普 | "敢下五洋捉鳖”中的“五洋”是指哪五洋? | ||
|
||
“五洋”是清代学者刘曾騄《演三字经》里的内容,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地球有“五洋”,算是知识人的常识。
现在有七大洲、四大洋。在大洲方面,清末、民国的认知是亚、欧、非、美、澳五个,美洲不分南北,皆为美洲。也没有南极洲的说法,因为南极洲是最晚被发现的一块陆地,而清朝的时候人们尚在探索,无法知道这片地方是大还是小,是海洋还是陆地。 在大洋方面,原先认为是有五个,现在减为四个。少的那个,当然就是“大洲”里没有的“南极”,那时候人们还认为南极是一片大洋,只不过因为太冷,所以海水结冰,和北极一模一样。因此,就有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这样的说法。 “敢下五洋捉鳖”中的“五洋”,当然就包括南冰洋。“五洋”泛指广阔的海洋,一如“九天”泛指苍茫的天空一样。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这是对人一定能改变现实、实现愿望的绮丽的幻想,上天揽月、下洋捉鳖。事在人为,以前的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在人们的努力下,一定能成为现实。 来源:牛人讲历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