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公开方式: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8-04-27 | |
发布单位: | 信息来源: |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
远古世界的使者——化石 | ||
|
||
圣贤孔子鸟化石 刘风香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是远古生物世界的使者,也是我们认识史前生物世界的载体。 按照化石的保存类型,可以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 实体化石是指经石化作用保存下来的全部生物遗体或一部分生物遗体的化石。例如脊椎动物的骨骼、牙齿和琥珀中的昆虫等。 模铸化石是指生物遗体在岩层中的印模和铸型。根据化石和围岩的关系又可以分为印痕化石、印模化石、核化石和铸型化石,如双壳类等。 遗迹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古代生物生活活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如脚印、蛋、粪团以及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器等。 化学化石是指有些古生物的软体部分遭到破坏未能保存成化石,但是分解后的有机成分保存在岩层中,如脂肪酸、氨基酸等。化学化石又叫分子化石,肉眼不可见,因此在博物馆中我们无法见到它们。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例如: ——澄江动物群 澄江动物群是发现于中国云南省澄江县一带的距今5.4亿年前的动物群,这一动物群中有大量保存有软体的后生动物化石。其生物类别几乎囊括了现今生物界各大类别的祖先类型,已发现的动物群达40余个门类、200多种。几乎包括了现代生物各门的祖先或者祖先的化石,如节肢动物的元祖——海口虾、最早的脊索动物——海口虫等。 ——无脊椎动物 早古生代的海洋中生活着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其门类繁多,如节肢动物、苔鲜动物、头足动物、腕足动物、笔石动物、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等。它们有的在海洋中游泳、有的在海底爬行、有的固着于海底、有的漂浮于海面。 ——鱼类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和最庞大的类群,分为无颌类、盾皮鱼类、棘鱼类、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等几大类群。鱼类的出现,标志着动物界从低等、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一个质的飞跃。鱼类化石的发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早期脊椎动物演化发展的窗口,从中不但可以窥见地质历史时期鱼类主要类群演化发展历程,同时也是了解四足动物起源的重要实证。 ——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是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大约3.7亿年前,它们离开海洋,走上了陆地,中国螈是这个时期的佼佼者。但之后两栖类在中国神秘地消失了1亿年,直到晚二叠世开始,在我国北方出现了乌鲁木齐鲵、三叠纪出现了大头鲵类(如远安鲵)、侏罗纪出现了中国短头鲵,以及从侏罗纪和白垩纪出现的滑体两栖类(如热河螈和丽蟾)等。 ——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起源于古生代的石炭纪,繁盛于中生代,中生代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除了陆地上的恐龙和大量的蜥蜴外,空中还飞翔着翼龙,水中游弋着鱼龙、蛇颈龙等水生爬行动物。 恐龙是爬行动物中一个已绝灭的类群。恐龙不是严格的生物分类学名称,原意是“恐怖的蜥蜴”。古生物学上通常将爬行动物中的蜥臀类和鸟臀类合并称为恐龙。 ——鸟类 最著名的早期鸟类化石是1861年发现于德国的第一件完整始祖鸟化石以及1995年在我国辽西地区发现的孔子鸟化石。孔子鸟是最早的具有角质喙的鸟类,牙齿已退化,并出现了现代鸟类才有的尾综骨。它的翅膀上仍有锋利的爪子,指节数量也没有减少,已经具有了飞行能力。在之后的十几年中又相继发现了大量生活在早白垩世的中国鸟类化石。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起源于大约2.2亿年前的三叠纪期间,几乎与恐龙同时出现。近20年来,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系列哺乳动物化石,包括一亿四五千万年前来自恐龙时代的诡异的张和兽、3000万年前漫步在蒙古稀树草原上的硕大无朋的巨犀、2000万年前嬉戏于滨海丛林间的伶俐乖张的原始古鹿,以及七八百万年前驰骋于广袤内陆的三趾马和和政羊。还有二三百万年前与我们人类的远祖一路同行的最原始的大熊猫、凶悍骁勇的剑齿虎和巨鬣狗、漠然沉寂的中华乳齿象,以及渐行渐远直至消亡的我们人类神秘的远亲、真正的金刚—布氏巨猿。 ——古人类 人类起源于第三纪,在第四纪时主宰了全球。第四纪又有“人类时代”之称。根据形态特征,人类进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属于晚期智人种。在我国自从1929年发现曾轰动世界的北京猿人头盖骨以来,又陆续发现了时序较连续的陕西蓝田人、南京人、安徽和县人等直立人和陕西大荔人、广西木榄山人、柳江人等众多智人化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发现直立人和智人化石最多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古植物 植物化石是地质时期保存下来的植物的遗体或遗迹,包括叶、茎、根、孢子叶穗及花果等繁殖器官的印痕或压痕化石。我国是世界上植物化石最丰富的国家。我国科学家从事古植物化石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斯行健院士是我国古植物学科的奠基人。半个多世纪来,在李星学、徐仁、周志炎等院士的带领下,我国在早期陆生维管植物、华夏植物群、银杏类植物起源和演化、被子植物起源与早期演化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的古植物学研究已走向世界。 化石作为大自然遗留下来的化石作为大自然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科普价值和审美价值。 化石为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是确定相对地质年代和划分对比地层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重建古环境、古地理和古气候的可靠依据。 (作者为中国地质博物馆地层古生物室副主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