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事服务 > 科普知识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公开日期: 2016-12-02
发布单位: 信息来源: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什么是化石
发布日期: 2016-12-02 10:30 浏览次数: 字体:[ ]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动植物的遗体和遗迹,或是生物体本身,或是它们在沉积物上留下的痕迹,或是生物活动的遗迹,如爬迹。死后迅速被埋藏是形成化石的必要条件,以后历经化学变化发生矿物质的交换,如果没有经历这一过程,生物体也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被暂时保存,但不会变成化石。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化石化作用是一个依赖于有利条件的复杂过程,绝大多数生活过的动植物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化石记录,只有极少量生物的骨骼和硬体保存下来变成化石,这一石化作用使得化石变得比围岩更坚硬。

 

化石形成过程

一个生物体死后,它可能被分解,可能被松软的沉积物掩埋,但也可能被破碎或生活于沉积物中的生物吃掉,或被水流和波浪冲刷再暴露。成岩过程中发生的岩石压实和复杂的化学作用,又会将可能形成的化石溶解,如果岩石业已固化,则可能形成铸型,渗入其中的矿物溶液将填充铸型成为化石。有的成为沉积岩的一部分,未被矿化。随着深度、温度、时间和压力的变化,沉积岩会变软、变质,最后化石将遭到破坏。岩石褶皱、地壳上升并遭受侵蚀,化石便暴露地表。

分享: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