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项工作 > 历史专题 > 最美国土资源人风采录【已归档】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公开日期: 2015-08-21
发布单位: 信息来源: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省地勘局—吕新前
发布日期: 2015-08-21 13:08 浏览次数: 字体:[ ]

“火”在一线的地质人

——记浙江省地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吕新前

  吕新前,1957年生,算来已有59岁了,如今他仍在地质找矿一线战斗着。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爱岗敬业,秉着“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的坚定理想信念,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1977年4月,吕新前从农村来到地质队参加工作,在浙中、浙西南山区开始他的地质生涯。从最初的一名普通基层技术员,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技术领导。众所周知,野外地质工作流动分散,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多少个日夜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他都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把个人理想、目标、追求落实到地质找矿事业之中。这一路走来,至今已有39个年头。

  因工作需要,8年前吕新前被调到浙江省地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任总工程师一职。在这里,起初地质工作基础十分薄弱,只有三、四个刚从学校出来的毛头小伙子,吕新前带上他们走上了找矿之路。人手少,经验缺,从立项到实施,再到提交报告,无论室内、野外,都要吕新前直接上阵,而他却从不怨天尤人,默默地做着这一切。地质工作的特点决定了领导尤其是技术领导决不能够呆在室内“遥控指挥”,他不辞辛劳,长年在杭州、绍兴、开化、上虞等项目所在地奔波。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休息日,也没有请年休假,每年出差在外的时间超过50%。2011年,单位安排他作为先进集体的代表参加疗休养,临到出发前夕,开化外际底矿区有重要事情需要他前去处理,他二话不说,主动放弃了疗休养机会,立刻赶到矿区投入了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吕新前到了该退居二线的年龄了,但单位里实在无人接替,组织上找吕新前谈话,要求延时2年再退,吕新前愉快地答应了。两年很快过去,投资公司地质找矿任务繁重,上级再次希望他继续留任主持找矿工作,带好年轻人,吕新前表态说:“组织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干,在位一天,我就干好一天。”如今,吕新前依然忙碌在公司本部与各个矿区之间。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地质工作者也一样,每一个地质工作者都以“找矿立功”为目标,这是地质工作者的光荣。吕新前始终把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作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吕新前硕果累累。他曾任浙江省遂昌湖山萤石矿田勘查技术负责人,探明一大型萤石矿床,获部找矿三等奖;在浙江省庆元等稀土矿勘查项目中担任技术负责人,在省内首次探明一中型稀土矿;在浙江省遂昌冶岭头金矿区联合勘查总指挥,探明一中型金矿床、中型铅锌矿床,获部找矿三等奖。在担任浙江省西南地区铜铅锌金银矿产资源评价项目负责人的时候,提交矿产勘查基地5处。在省内率先完成地区级和县级地质灾害规划和矿山治理规划工作,主编了矿山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指南,为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矿山治理提供了经验。同时担任国家矿产勘查基金江绍断裂找矿项目总工和省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子项目组长,项目正实施之中。目前该同志兼任开化勘查统一指挥部副总指挥,在此期间,已探明一中型银多金属矿和一大型萤石矿。

  30多年来,吕新前先后主持编写大中型地质报告9份,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其中浙西南变质基底铅锌矿床地质特征论文获得2005年浙江省科技三等奖。1988年被浙江省地质学会评为青年先进地质工作者。2011年被浙江省国土厅评为浙江省找矿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地质勘查局劳模和优秀共产党员。然而在荣誉面前,他总是淡淡一笑而过,不争名不争利,一心只想踏实地搞好地质,谦虚谨慎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师徒制”是地勘行业传统的“传帮带”手段,在地勘投资公司,我们总是能听到“师傅”长,“师傅”短的,这“师傅”指的就是吕新前。而吕新前就是带着这一大帮徒弟,在地质找矿道路上不断实践、探索。

  2012年,公司着手开展浙江省上虞横塘铜钼矿普查项目工作。在吕新前的带领下,年轻的技术员们思考积极,思路活跃,针对原有矿区存在的问题,调整思路,改进工艺,取得了显著勘查成果。在原勘查区范围内,发现铜矿体品位明显提高了0.1-0.15%左右;矿床厚度和规模增大并发现了新的矿体。

  在浙江省开化县外际底矿区银多金属矿普查时,吕新前指导徒弟们对矿区部分地段进行了1:2千地形地质图修测,重新划分了矿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格局和矿体,较好的解决了矿体的连接问题,为矿区南西段资源量评价奠定了基础。目前矿区已基本完成南西段的详查施工,控制矿床规模银大于300吨,已达中型规模。

  在浙江省开化县村头镇黄山多金属矿区普查项目实施过程中,他针对矿区有隐伏萤石矿存在的迹象,指导矿区青年技术人员及时调整主攻方向,精心布置找矿工作,终于找到了一大型萤石矿,获得找矿重大突破。

  在他的指导培养下,公司的年轻人成长较快,吕新前总是一方面教大家知识、方法,一方面鼓励大家展示出各自真实的实力,投资公司从只能勉强参与地质技术比武到多支队伍积极参加,从重在参与到取得较好成绩。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技术比武之后,吕新前又一次带着年青的徒弟们去了一次比赛现场,重新把考题讲解了一遍,详细分析大家的错误点,达到锻炼学习的目的。在这一活动中让投资公司的许多年轻技术员得到锻炼提高。

  这些年轻的徒弟们如今不仅技术过硬,而且作风过硬,一些骨干崭露头角,已茁壮成长为公司的中层领导,如刘林锋为第一地质勘查院副院长兼工管部副主任、章国庆为第二地质勘查院副院长兼总工办副主任、朱胡金为第三地质勘查院副院长。还有王相、吕凌云、黎学标成为各个矿区的技术负责。面对眼下的成绩,他们由衷地称吕新前为“师傅”,而极少称其职务的,叫起来格外的亲热。

  他就是这样一个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恪尽职守,默默地为地质找矿事业奉献着自己岁月的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对地质工作的态度和精神。

分享: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