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项工作 > 历史专题 > 地质找矿专项行动【已归档】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公开日期: 2009-06-15
发布单位: 信息来源: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厅地勘处召集地勘二级单位专题讨论会
发布日期: 2009-06-15 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厅地勘处召集地勘二级单位专题讨论会

    6月5下午,厅地勘处和省地质调查院牵头,召集省有色地勘局、省地调院、省第一、三、七、九、十一地质大队、省地矿研究所、省物勘院、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所属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工作的二级院所负责人进行专题讨论。厅地勘处全体同志和大讨论办公室综合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我省地质找矿存在的问题有:

一、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体运行不到位,国家层面的公益性地勘单位(地调局与各大区所等)与地方性公益地质单位关系定位不准确,事业单位定位不清。

二、项目预算参照大地调标准,低于市场收费标准;需要用计划外项目的利润补贴计划项目;项目管理和项目资金安排未遵循地质规律,项目立项、前期可行性论证、野外踏勘没有经费支持。

三、江绍断裂带等基础地质研究不够系统,需要继续深化。15万矿调发现的异常点、带要进行查证,为进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四、有实践经验的地质找矿人才匮乏,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在地质找矿中实践成长。

针对上述问题,与会代表建议:

    一、加快地勘单位改革与建设。提高综合实力和水平,建设一支专业技术密集、精简高效的地勘队伍;减负增效,离退休职工的问题应尽早纳入社会统筹,切实减轻地勘单位的负担。

    二、加强基础性研究,宏观上,对我省重要成矿区(带)、大断裂带开展大比例尺成预测,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型,圈定预测靶区;微观上,运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对有一定规模和前景的矿区(山)进行控矿因素、成矿规律、有前景的矿化作用、典型矿床和矿种进行全面综合研究,探边摸底、攻深找盲。同时要建立保证省级公益性地质工作长期稳定投入机制。

    三、提高对地质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认识。正视找矿投入风险大、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树立风险意识和长远目标,根据地质找矿规律和经济规律,逐步加大找矿投入。提高过低的预算标准,理顺资金渠道,解决找矿装备问题。

    四、为地质找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地方政府部门要加强服务协调,加强合作,进一步依法行政,避免不作为或乱作为,共同保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

    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省外,探索加强与西部等地质工作程度低的兄弟省地勘单位的横向联系,利用我省资金、技术优势,取得找矿突破,实现双赢。

六、创新地勘行业管理机制。建立一个公正独立的行业管理机构,成立非营利性的行业协会,主要做好建立项目监理专家队伍、组织学术交流、加强专家评审监督工作。

代表们还专门向省厅建议:1、尽快出台符合浙江实际的地勘项目经费预算标准;2、探矿权退出机制;3、对涉及全省性的重大地质问题开展科技攻关。

拟向部建议:进一步规范完善地质技术标准,形成完整有效的地质技术规范体系。

分享: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