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公开方式: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2-06-24 | |
发布单位: | 信息来源: | 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厅调查监测处 |
醉美自然·看“浙”里丨王蒲吉:严守调查初心 细描国土工笔画 | |||
|
|||
王蒲吉,现任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调查确权登记科科长,曾参与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历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等。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工作中,作为嘉善县“三调”工作具体实施负责人,他勤学钻研、严谨务实、勇于创新,被授予“浙江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绩突出个人”称号。 用心学 用心做 王蒲吉在内业核查图斑 初到嘉善,王蒲吉首先要攻克的是语言难题。自然资源调查工作,不仅要跟乡镇干部打交道,还要时常跑到老百姓家里做测量、搞调查,听得懂嘉善话对于做好群众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能够快速融入嘉善老百姓之中,王蒲吉经常看当地方言节目,遇到当地人讲话,总是驻足聆听。耳濡目染之下,他能听懂嘉善话,偶尔还能搭上腔,不再畏惧与老百姓打交道了。 在“三调”期间,王蒲吉深入田间地头,更是将方言学以致用。在外业调查过程中遇到老百姓,他亲切地用方言向老百姓宣传“三调”工作。对于老百姓的不理解,他细心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 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 王蒲吉与村镇工作人员进行外业核查 王蒲吉说:“对于调查工作来讲,实事求是就是生命线。”作为嘉善县“三调”工作具体实施负责人,它紧锣密鼓地组建项目团队,先后组织70余名工作人员参与到“三调”工作中。 2018年11月,大云镇被确定为“三调”首批试点镇。王蒲吉积极推进大云镇的“三调”工作,经与镇、村核对,分别对其中的国家图斑218 个、自提图斑308 个进行现场举证。对于内业不能准确判断的,及时带队到实地进行调查取证,确保每个图斑都能准确反映地块实际情况。他不分上下班时间,不分工作日、休息日,坚持技术、质量、进度一起抓,从没有半句怨言。最终,他采用边调查、边总结、边研究的方式,为全县“三调”工作探索出了一套“大云经验”。 为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可靠,每块图斑都能真实反映实地情况,王蒲吉在调查举证上创新了“双调查双举证,三对接三分析”的工作模式。双调查双举证,即三调技术承担单位进行外业调查和举证工作,各镇(街道)主体以村为单位再次进行内、外业核查以及举证。三对接三分析,即在国家、自提图斑下发后,技术承担单位将图斑分类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各镇(街道)进行第一次对接,开展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再由镇(街道)牵头,将下发图斑与涉及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对接,开展逐图斑核对、举证。最后由县“三调”办与乡镇开展第三次对接,对举证后情况进行反馈,最终形成上报成果。这种方式充分融合了技术单位的专业优势和当地镇(街道)、村对所涉图斑情况熟悉的优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地类认定的准确性。 勤跑腿 勤沟通 王蒲吉乘船到西塘核实地块 王蒲吉经常对工作人员说:“调查工作任务重、反复多,要多换位思考。我们能多做点,基层就少做一点,基层有疑问,我们要有回复,这样才能相向而行,不断提高调查质量。” 一次工作中,技术承担单位与西塘镇对某地块图斑的地类认定结果有差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王蒲吉第一时间带队到西塘镇,与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对接,并查阅相关资料、到实地核查。该地块四面环水,交通十分不便。他想方设法向群众借到了一艘小木船,和技术人员乘着小船,摇摇晃晃地前往地块拍照举证。在地类核实清楚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县“三调”办,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第三次对接,快、精、准地锁定地块地类,终于对地类作出了正确判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