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10-12
发布单位: 信息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试点报告丨生物多样性看浙江 这两个区域为何能成为试点
发布日期: 2021-10-12 21:37 浏览次数: 字体:[ ]

点击播放视频

彩云之南,万物共生。10月11日下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云南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两千多公里外,这一议题与浙江的生态战略密不可分。物种丰富的浙江,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分布有79例,约占全国总数的1/3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8种;维管植物218科,1240属,5500种;在国家重要生态保护空间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场大会让物种多样性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浙江就有两个生物多样性监测试点,今天试点君就来盘一盘。

根据《关于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第一批试点工作的函》,自然资源部将浙江选为试点省份,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试点。其中,选取上虞区和安吉县两个典型区域,研究构建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价技术体系,进行物种多样性调查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调查。

两个区域为何入选?试点情况进展如何?

安吉小鲵

安吉:绿水青山精灵频现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安吉自然禀赋优越,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

在海拔1300多米的高山上,数百尾安吉小鲵在这片泥炭藓沼泽地里栖息安家。自2019年以来,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都将开展人工保育安吉小鲵野外放归活动,累计已放归安吉小鲵幼体1000余尾。

安吉小鲵的保护工作只是安吉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缩影。据调查监测统计安吉全县共有野生脊椎动物30目、72科、323种,包括兽类32种,鸟类217种,两栖类20种,爬行类30种,淡水鱼类24种;昆虫21目、222科、1740种;维管植物156科、684属、1478种。

银缕梅

分布有安吉小鲵、中华秋沙鸭、黑麂、东方白鹳、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银缕梅、鹅掌楸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以及多枝霉草、象鼻兰等极小种群植物。

试点还对安吉县植被指数进行了评价。植被指数是反映绿色植被相对丰度和活性的辐射量值,可用作检测区域植被生长状况、植被覆盖度情况。安吉县作为国家首个生态县,境内层峦叠嶂、翠竹绵延,根据评价结果,其植被覆盖状况优良。

安吉县归一化植被指数评价图

上虞:深挖虞南生态空间

相对于已有调查基础的安吉,上虞区将以虞南生态空间为试点区域(包括下管镇、陈溪乡和岭南乡三个乡镇)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生态系统调查。

这片低山丘陵区属四明山余脉,这里地形高峻,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物种多样,非常适宜作为试点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摸查工作。

目前,上虞区试点工作已经启动了动植物资源的本底调查,通过在网格内布设样线,完成了鸟类的夏季调查工作。

同时当地对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生态系统人为干扰进行了探索,已有阶段性成果。其中生态系统类型基于国土三调数据,按照生态系统类型划分标准,划定为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城镇等大类。

根据生态系统类型划分成果,试点开展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估算方法优化,为固碳释养等生态系统生产价值核算、碳汇核算提供数据支撑,并分析了开发建设、农林牧渔等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