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公开日期: 2020-02-14
发布单位: 信息来源: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为了战“疫”,执法能手干回医卫老本行
发布日期: 2020-02-14 22:22 浏览次数: 字体:[ ]

叶圣文,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执法监察局的一名普通干部,多次参与海洋督察整改、打击非法采砂等专项行动,是海洋执法方面的业务能手。而在干执法工作之前,他扎根基层,耕耘公共卫生服务,一干就是12年。此次疫情来袭,正与他“专业对口”。

温州市是新冠肺炎疫情较重的城市之一,随着防控力度持续加码,防疫措施不断深化,市里决定组建流行病调查预备梯队来充实一线人员力量,并向有关单位发出通知,要求对有医疗背景或经历的干部职工进行摸底。收到消息后,叶圣文马上告知了自己的工作经历,成为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唯一一名符合条件并申请加入后备队的人员。为了能尽快上场实战,叶圣文立即联系了温州市防控指挥部,主动请缨去一线参与防控,这也是温州市后备医疗队伍中首位主动请战的队员。

“真的是太着急了,生怕自己不能派上用场。”对于请战的原因,叶圣文解释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与普通人相比,有医学背景的他更能感受到战疫形势的严峻,自国家疫情数据公布开始,家里给孩子学习的黑板上就同步更新着每天的疫情数据。看着黑板上的数字一天天地增大,他恨不得立刻去前线,和曾经的医护同仁们并肩战斗,但却找不到有效途径,为此他苦恼了好一阵子。2月4日,他主动与所在社区联系,要求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能出力就要抓紧去”,他说道。叶圣文得知温州市组建医疗后备队后,非常激动,“终于能去最前线帮忙了,瞬间觉得心里踏实了。” 

其实,这不是叶圣文第一次经历重大支援任务。2003年“非典”期间,那时的他作为医疗卫生人员,奔波在各大医院和卫生院之间,帮助指导发热人员的筛查。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志愿上前线,在青川县马鹿乡的日子,他每日做着爬山进村入户、送医送药、防疫消杀等卫生防疫工作。而面对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依然毫不犹豫。

根据工作安排,叶圣文到了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的首项任务,就是负责筛查密切接触者。“每天公安部门会根据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利用大数据排查出与其有接触的人员,这部分人员当中哪些属于密切接触者,需要采取隔离措施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打电话等方式,再进行筛选核查”,对于工作的内容,叶圣文说道。“你和某某人最近是什么时候碰面的?在哪里碰面?你们在一起做了什么?你最近身体状况怎么样……”看似简单的打电话,但在电话中问的问题是否细致全面,电话后作出的隔离决定是否科学正确,不仅需要需要一定的医学知识,也需要一定的医疗工作经历。“这是疫情防控前沿的关键一步,必须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对于工作的意义,叶圣文这样说道。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自加入后备队伍以来,叶圣文白天参加温州市组织的流行病学调查知识培训,晚上一回到家还翻出了沉睡已久的流行病学等医学课本,一直学到深夜。

在工作中,叶圣文还有一位得力助手,就是他的妻子,温州市人力社保局干部周蓓蕾。和叶圣文相似,她是一名预防医学专业出身的科班人员。把家里的孩子安顿好后,她也到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岗了,并且和叶圣文一起开展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工作。

面对繁重的任务,夫妻俩相互鼓劲,相互配合,高质量地开展工作。自2月10日以来,他们通过加班加点,已完成筛查密切接触者110余人次。

完成筛查工作后,叶圣文可能还将参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要面对面地向疑似病人开展询问,他也将成为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离病毒最近的一名工作人员。有同事问他:“干嘛要去干这么危险的工作,你不怕吗?”他说:“干执法和干医卫只是分工不同,职责都是一样的,越是碰到难的事,越要冲在最前面。我在家里演练穿防护服已经很多次了,我对自己有信心,更对打赢这场战争有信心。”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